广东最专业的旅游大巴租车领头者
首页 >> 企业介绍 >> 最新动态 >> 正文
排交通事故“地雷” 危险驾车陋习“大起底”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11-10-28 10:42:19
 10月18日,本报A26报道《注意力不集中是车祸主因》的报道,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探讨。近日,一位不愿具名的交警人员在接受采访时忧心忡忡地表示,驾驶人交通意识的淡薄让人心寒。驾驶人麻痹大意甚至驾驶时“一心二用”,导致汽车正像一颗可能引爆的地雷,随时都会伤及路人和其他驾乘人,也危及自身生命。

  地雷

  去年佛山交通事故占事故死亡超九成

  汽车由于速度快,体大量重引发的强大惯性,其所引发事故对于行人、摩托车等小型机动车驾驶人而言往往是致命的。根据佛山安监局今年1月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仍占据各种事故类型中的第一位,比例超过九成。数据显示,2010年全年全市共发生各类事故4477起,死亡720人,受伤4913人。其中,道路交通事故4366起、死亡679人、受伤4906人。

  佛山机动车驾驶员协会王姓负责人表示,交通意识的淡薄,是当前交通事故频发、造成人员重大伤亡惨剧发生的最主要原因。佛山公安南海分局负责宣传工作的潘斌也表示,交通参与者交通意识淡薄,是导致事故和悲剧大量发生的最主要原因。除了司机,还有路人及非机动车驾驶者。

  而交警部门的数据显示,超过70%的警力用于处理原本不该发生的交通事故。佛山最近一周(16日~22日)警情数据显示,全市有效报警30075宗,其中刑事类报警1339宗;治安类报警842宗;交通类报警7576宗;火警119宗;求助类17950宗。撇除求助类警情统计,交通类占总警情比例高达77%。执勤交警表示,交通事故必须马上出警,已成为当前公安部门最重的警力负担。而在坊间更是流传着这样一句笑话,“交警忙着处理撞车,没空来查违章。”

  目前,佛山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100万辆,每位车主的麻痹大意,都可能像引爆的地雷,危及路人及其他驾乘人的安全。

  排雷

  提高全民交通意识,规范驾驶员行为

  排意识淡薄“雷”:全民动员推进安全教育

  驾驶人交通意识的淡薄,是全社会的问题。

  目前,交通违法在处理违章上,仅采用扣分、罚款的方式。对于广大车主而言,普遍存在着对处罚交钱的埋怨,却对交通违法可能引发的恶果,浑然不觉。有车主建议,交通违法处理应加入“宣传教育环节”,采用摄像头监控手段,强制交通违法人观看事故视频录像。

  同时,执法人员不足、处罚力度弱等,也导致当前违法现象激增。对于一年需花费2万~3万元养车的车主而言,违章一次200元的处罚,显然难以起到震慑作用。同时,这也与交通违法可能引发的恶果占用大量的国家警力资源、伤害无辜的性命和财产等相比,交通违章的处罚显然太轻。当前,交通肇事后,即使致死,所承担的也只是经济赔偿。

  除了交通违法成本低、交通肇事处罚力度轻,保险范围过于广泛也让车主逃避事故责任有可乘之机,进而导致思想上的麻痹。

  排驾驶陋习“雷”:远离危险陋习专心驾车

  目前,交警部门对驾驶人行为监管仅限于系安全带和禁止打手机等少数几项。佛山机动车驾驶员协会王姓负责人表示,建立规范的驾驶标准,对规范驾驶人的安全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驾驶人数量呈几何式的增长,截至今年2月,全国汽车驾驶人数量超过1.55亿,并保持快速增长。由于驾驶人对驾驶规范并不清楚,制定相关的驾驶人规范是纠正驾驶陋习的关键。

  同时,制定规范的驾驶规范也有助于发挥全社会乘坐人的监督作用。通过乘车人对驾驶人的提醒,形成全社会的“远离驾驶陋习,专心安全驾车”的文明风气。

  近日,记者通过微博、Q群和走访方式,联动车主和网友对驾驶陋习进行一次“大起底”,并汇总如下近二十种“驾车陋习”(附表)。同时,我们希望更多的车主参与其中,共同制定出一份“驾驶行为规范”,为交通安全保驾护航。

 <  1 2  > 
  • 租车热线:0757-88780966
  • 24小时热线:13902569944
  • 邮箱地址; fscjj@tom.com
  • 在线客服QQ:43828069 
  • 佛山市南海区桂城天佑五路桂花园西区二街10号
   宇通大巴
    • 大巴租车在线咨询
    • 大巴租车在线咨询
  • 服务电话: 0757-86237634
  • 13902569944
  • 邮箱地址; fscjj@tom.com
  •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 天佑六路105号
友情链接
广州租车公司 广州租大巴 香港租车 韶关租车 广州商务租车 长沙租车 武汉租车 佛山租车 广州租车 顺德租车 北京汽车租赁 韶关租车公司 广州租车 佛山租车 
版权所有 @ 2011 旅游大巴租车网 粤ICP备11008143号-1
 公司介绍      联系我们       租车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