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毒地板”事件,引人关注。而在汽车行业,来自全球最大汽车保有量国家美国汽车权威媒体Autonews发布的一份“汽车有毒”榜单,也让众多车主目光从地板有毒转移到“汽车有毒”的关注当中。
记者调查发现,在车企使用的原材料参差不齐及监管存在缺失的现象下,汽车有毒已成为威胁广大车主和乘客健康的一大杀手。业界认为,把关原材料保障汽车室内环境安全是有效的方法。www.onlinezuche.com
专家:对材料把关是“消毒”的突破口
汽车作为出行重要性越来越大,应如何减少车内空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一.原厂塑料保护膜要撕掉,塑料保护膜会导致有害气体在车内发酵,买车后要及时撕掉塑料保护膜。
二.建议不用地胶,或者选择环保地胶。
三.劣质的贴膜会散发有害物质,建议选择环保认证的贴膜。
四.经常通风透气,晾晒,安全停放时建议开窗通风。
五.车内饰品能少则少,建议不使用方向盘套、靠枕、坐椅套。这些材料本身可能就是有毒物品。此外,坐椅套、方向盘等还会影响车内有毒气体的挥发。
六.高温会加快有害气体的挥发,车主可在闲暇时,封闭车窗开启热风,然后离开车厢,等室内热一段时间后,再打开车窗排出热气。这利于加速有害气体释放。